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孔子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没能受到良好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他不耻下问,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儿童。

孔子那个时代,书籍是刻在竹签上的,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签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千,少则八九个。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

孔子到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很难读懂,孔子下了很大功夫读。为了深入研究《易经》,为了给学生们讲解好《易经》,孔子不知翻多少遍《易经》,以致多次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给磨断了。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这就是典故“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我的感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他的刻苦好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书需要专一。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读书很多的人,比如一周读几本书,一年读几百本书。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一本优质的书籍,可以为我们的一生提供精神食粮。赵匡胤建立明朝后,建议宰相赵普要多读书。从此他下朝之后,闭门读书,帮助赵匡胤治理天下,在他去世后,发现只有一部《论语》其中还有一些书页没有被翻动过。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所以,并不是书读的很多就好。首先,就是读书之前要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我们读书要有选择,那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

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好的书,我们可以反复地读。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所以,我们读书要想深刻理解,就要多读。

晚清重臣曾国藩,认可好友吴子序的话:用功好比挖井,与其多挖而不出水,不如守住一口井,力求挖出水来。为此他告诫弟弟们:“若志在经典,只须专攻一种经典;志在科举文体,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古文,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以兼营并务,兼营并务势必一无所能。”他自己也坚持“读书不二”,一本书没读完,决不去看其它的书。

我们读书一定要学习孔子的勤奋好学,以及专一。并不是读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