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野生动物成为一个敏感词类,纵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全球重大疫情,几乎每次都与野生动物有关。这不禁让我们深深的思索,人类与野生动物到底应该是何种关系,人类与野生动物应该如何共存共生。

人类和野生动物应该是朋友。人类与万物应该共存共荣,和谐共生。

人类和野生动物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下存在的朋友呢?西顿的这套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就带给了我们答案。全书一套五本,完整收录了西顿创作生涯的全部46篇动物小说,讲述了加拿大和美国西部大平原上野生动物的日常生活图景和这些“天赋不凡”的动物的一生,带我们体验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书中所描述的动物故事均来自事实,而非虚构。动物们各自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个性特征,是那么的鲜活生动。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第2册

西顿在描写这些动物时,努力遵循的原则是:体现动物个体的真实性,讲述动物个体的真实想法,而非随心所欲地以满怀恶意的目光看待它们。西顿告诉我们,每一种生命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美好生灵,它们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利。

西顿的文字非常清新,干净利落,像森林中的空气一样,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尤其是那些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字。

在《蝙蝠阿特拉法》一文中对山谷的描写:“山谷里的环境变幻莫测,一天之内会出现多次变化。特别是到了傍晚,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当远处高山上的树木把太阳遮住后,夕阳柔和的光就会斜斜地照在这边山谷的森林里。太阳慢慢下落,树木彻底遮住了光线,不过,在绚丽的火烧云的照射下,山林披上了一层红霞。慢慢地,太阳落山了,美丽的晚霞将华衣褪去,一点点变成灰色。这时,山谷才进入了真正的夜晚。”看完以后,我们仿佛被西顿带入了这片美丽的山谷之中,沐浴着夕阳的光辉,沉浸在一点点进入的夜色中。

在《野猪泡泡》一文中对森林的描写:“夏天过不了多久就要到了,早早就升起的太阳照耀着森林。森林里到处都是一片明媚鲜亮,伴着植物散发的清新气息,让人觉得心情特别舒畅。”森林的清新,植物的芳香,瞬间让我们置身于绿色的海洋畅想之中。

在《白驯鹿的传说》一文中对挪威的描写:“高耸的山峰银光闪耀,白雪笼罩着山谷。有一片辽阔的平原就位于山峰与山谷之间,那里的积雪早已彻底消融,只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白色。这个平原十分奇怪!这里随处可见岩石和贴地而生的矮草,却连一棵大树都没有。当然,这里也有树,但只是一些弯弯曲曲并且十分矮小的小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强悍的风持续吹过这里。”读到这里,地处北欧的挪威的景色跃然纸上。

我们读这些文字,一方面可以跟着西顿领略自然的美,另一方面也可以走进欣赏这些国家独特的景观,孩子们读来这些文字,还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西顿笔下的动物各具特色,但是都尊崇了它们自然的生存特点,它们在各自的生存条件下,做的那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抉择都具有自己的类型的风格,有时是冲动的,有时是谨慎的,有时是艰难的,有时是优雅的。可以说,这是一本介绍动物生存法则的百科全书。

狐狸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是将自己最健壮的孩子首先转移到安全的地带,这也是狐狸传统的种族繁衍习惯。狐狸习惯在太阳落山以后进行捕猎,每次都要逆风前进,这样迎面吹来的风可以将多种信息传递给它们。狐狸休息的时候,会找个没有树木和草丛的地方让自己缩成一团,然后用蓬松的大尾巴把头盖住,让整个身体都藏在尾巴里面。狐狸在向前跳动时正常的时候是摇摆着尾巴的,只有当它们身体衰弱、浑身无力的时候,尾巴才会耷拉下来。

兔子之间交流信息是通过声音、气味、标记、胡须接触、动作等完成的。兔子通过后腿“嗵嗵”叩击地面完成传递,信号的声音可以传出200米,而且不同的叩击方式还能传达不同的意思:“嗵”的意思是“注意”或“变成石头”;“嗵嗵”慢慢地叩击两下,意思是“来这里”;“嗵嗵”快速地叩击两下,意思是“危险”;“嗵嗵嗵嗵嗵嗵嗵”如此不断地急促叩击,则是“赶紧逃命”。

狼在捕捉弄死猎物以后,往往会在尸体上撒泡尿,用这种方式表示这个猎物是属于自己的。在狼经过的地方,它们会将自己的气味留在四周,或是石头上,或是牛骨上,这样其他的狼到了这个地方,只需一闻就清楚这里的所有信息。狼在捕猎的时候一般会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一是拉长了的低声嗥叫,这是为了将伙伴召集起来,告诉大家自己发现了强壮的猎物,需要帮忙;二是响亮而饱满的嗥叫,这表示狼群正在追赶猎物;三是尖声的吠叫与短促的低吼,那是在告诉你,猎物已遭厄运。狼在捕食牛的时候,一般从后面着手;袭击羊的时候,要从下面进攻;袭击马则从旁边进攻,目标是马的侧腹部。

蝙蝠在清洁身体的时候,会在水里将身体的下半部分打湿,然后,用一只脚将身体倒挂树枝上,尽可能地将身体舒展开来,用带钩子的翅膀尖儿细细地将全身梳理一遍。鹿在躺下休息前,会按照自己之前留下的脚印倒退着走,让追踪的人以为它依旧在前进。鹿还可以根据松鸦的叫声来判断危险的发生。黑熊喜欢吃猪肉,但是吃完猪肉后会患上一种皮肤病,它们会寻找森林里的一种树根,那种树根很难吃,却能很好的治疗黑熊的皮肤病。浣熊家族有着自己的传统——浣熊宝宝的出生地由浣熊妈妈决定,浣熊在选择树洞的时候,仅需在下面察看树根,就可以判定哪棵树上有适合它们居住的树洞。信鸽是经过层层筛选挑出来的,能得以留下的信鸽基本上都是具有亮眼睛、圆胸脯、长翅膀的鸽子——这样的身体条件才适合高速飞行。

另外,蛇毒是伤害不了野猪的。生长在雪地草原上的麒麟草,尽管它已经枯萎,但是依然善解人意地指示人们北方在何处。

在动物的世界里,它们会在属于自己的地盘留下自己的气味,以此作为标志,告知其他动物这个地方禁止随意进入。动物还非常喜欢利用河流来逃避猎狗和猎人的追踪,因为河水可以把它们身上的气味冲掉。

你看,这些动物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是多么有趣,我女儿从小就喜欢读动物小说,在看到西顿的这套《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后,看得爱不释手,而且记住的这些动物知识在她的学习中也很有用处,比如写作,比如学习生物课上的知识。

动物世界里面的爱情是非常有趣的,基本都是雄性动物主动追求雌性,而且有时候为了争取爱情的胜利,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比如耐心,比如争夺,比如送礼物等等。这一点是不是与我们人类生活中的爱情有点类似呢?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动物一旦选择了自己的“伴侣”,它们对爱情是很忠贞的,除了死亡,一般是不会分开的。

像《北极狐传说》中的北极狐卡塔谷,到了恋爱的季节,它唱起了属于北极狐的《春天圆舞曲》,借以表达自己想恋爱的愿望。有一天它的歌声得到了回应,它兴奋地随着声找去,却发现是一雌一雄两只北极狐。那只雄的北极狐看起来要比卡塔谷显得强壮,但是卡塔谷却不甘示弱,它们彼此怒视着,不停地朝对方龇牙,经过短暂的对峙,向对方发起了进攻。卡塔谷在第三个回合战胜了对手,那只雄狐狸愿打服输,不再纠缠。但是白色的雌狐并没有立刻接受卡塔谷,它和卡塔谷你追我赶好多次,然后在卡塔谷捉住一只北极鼠送到它面前让它享用的时候,才慢慢接受了卡塔谷。

看看,动物世界里的恋爱对我们来说,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既可爱又有趣呢?

动物世界里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也相当的严格呢!这一点就要从动物宝宝日益长大后的捕食训练和生活训练中就可以看到。动物妈妈会在宝宝的成长中起到老师的作用,动物爸爸则会竭尽全力做好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保镖”和“厨师”角色。我们从《松鼠旗尾巴的故事》中来看看松鼠妈妈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宝宝的。

松鼠妈妈教育自己的宝宝:一是要时刻保持身体干净,特别是尾巴,因为尾巴可以算作它们的第二生命,只有把尾巴保护好了,才能平安地飞跃或降落;二是从家里走出去之前,必须先听听外面的动静,观察一下是否有危险,等确认一切都安全之后,才能探出头去;三是听到人和狗的声音时,千万不要向下张望,也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四是如果碰见高空飞翔的老鹰,就一定要想办法躲进地面的草丛中或附近的洞穴里;五是去河边的时候要特别留神蛇;六是发现了树籽,即使不饿,也要带回家;七是要掌握辨认果实的方法,不要吃有毒的果实;八是不能在树枝上蹦来蹦去;九是在地面行走时,要学会观察;十是如果无法分辩对方是敌是友,就先晃一下尾巴尖;十一是要进行跳跃练习;十二是黄昏时候就不要出去了,因为那是狐狸外出觅食的时间……还有好多好多,松鼠妈妈事无巨细地都替小松鼠想到,恨不得一骨脑都传授给松鼠宝宝,这像不像我们生活中唠叨的妈妈呀,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得:“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人与动物都是世间万物,同一个世界,我们休戚与共。

这一点,从疫情隔离期间出现的场景,我们或许可以领悟一些道理。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实行了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等封锁措施后,人类与野生动物基本上是互不打扰。我们看到了不少新闻消息中马鹿、猴子、狼或狐狸在城市的街道上奔跑,在草坪上睡觉,野鸭、天鹅在城市的河流和水池中游泳,黄鼠狼在武汉的街头向人要吃的等等,这一幕被网友们形容为“疯狂动物城”。 这就说明先前由于人类生活区的扩张,很多本来属于野生动物的区域成了人类活动的地方,更由于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各种天灾或人祸,使得野生动物只能消失或者逃向更偏僻的地方,人类的生产生活动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的确造成了很大影响!

人类固然是地球生命万物的王者,但是人类也是需要和其他动物植物一起在地球上生存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地球上只剩下人类,我们与生命万物要共存共荣,这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西顿在《沙丘雄鹿的故事》中写道,主人公杨在一次美丽的邂逅中遇到那只强壮的沙丘雄鹿,他一直想猎到它,为此他历经千难万苦,追踪沙丘雄鹿的脚印,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狼群的威胁,遇到过风雪的侵袭,他坚信只要猎人具有超乎寻常的耐力,就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就在他追上那只沙丘雄鹿后,将它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时,他突然发现:当自己的目光与沙丘雄鹿的目光相遇的一瞬间,他那想杀死它的想法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做不到在沙丘雄鹿的注视下夺去它的生命,他们面对面地站着,在这宁静宽广的大地上,彼此用生命对峙着。尽管彼此不懂对方的语言,但是心灵是相通的。杨开始醒悟:大概以后,我们不会再相遇,我那残忍好杀的心理,在你那凝望的眼神中,也会如同今天这样彻底地烟消云散。

动物中间也有是非观念,动物们各自的智商不同,表现出来的是非观念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像《野猪泡泡的故事》中,野猪泡泡一家被黑熊杀死,只留下叫泡泡的这只小野猪。小姑娘莉丝特收养了泡泡,从小把它养大,给它挠痒痒,刷小蹄子。泡泡长大了,在一次野外,莉丝特被一条响尾蛇威胁的时候,它勇敢地冲上去,与响尾蛇展开了大战,救了莉丝特,后来又与黑熊大战,救了莉丝特一家。

动物也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它们和人类一样,也懂得关爱和回报。人类所具有高贵品质,动物身上未必没有;动物所具有的品质,人类也同样拥有。每一种动物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美好生灵,所以我们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既是对动物的关爱,也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关爱,人类与野生动物是朋友,应该共生共荣,和谐共存。

最早接触西顿的动物小说,是他的那篇《少年和山猫》,后来陆陆续续读了他的许多动物小说,越来越喜欢西顿的文字。

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苏格兰裔加拿大人,著名作家、博物学家、画家、探险家、社会活动家和美国童军的创始先锋之一。他天生喜爱动物,创作的动物小说一直是世界动物文学中的经典。他本人被誉为“动物文学之父”。

西顿出生在英国,六岁时和家人一起来到加拿大。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悉心观察、研究大自然里的飞禽走兽,其小说《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于1898年出版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本书使他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并使他赢得了&34;世界动物小说之父&34;的美誉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友谊。

西顿有两种身份——画家和作家,但这两种身份都围绕着相同的主题——动物。在这套《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书中,西顿也用不同的插画,配合着文字来描述了动物的特点,非常值得一读。我相信,读过西顿文字的朋友,一定会爱上他笔下的动物,它们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有趣,也一定会相信,它们永远会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