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地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地球历史非常久远,大约形成于约45~46亿年前。

从理论上讲,太阳的形成始于约45.7亿年前一片巨大氢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坍缩的质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一边旋转一边摊平,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星云假说主张,形成地球的微行星起源于吸积坍缩后剩下的由气体、冰粒、尘埃形成的直径为一至十千米的块状物。这些物质经过1000至2000万年的生长,最终形成原生地球。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海洋”。

从太古宙起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凝固,形成坚硬的岩石,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气体形成了次生大气。最初的大气可能由水汽、二氧化碳、氮气组成,水汽的蒸发加速了地表的冷却,待到充分冷却后,暴雨连续下了成千上万年,雨水灌满了盆地,形成了海洋。暴雨在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同时,也洗去了大气中的很多二氧化碳。此外,小行星、原行星和彗星上的水和冰也对是水的来源之一。黯淡太阳悖论指出,虽然早期太阳光照强度大约只有当前的70%,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足以使海洋里的液态水免于结冰。约35亿年前,地球磁场出现,有助于阻止大气被太阳风剥离。其外层冷却凝固,并在大气层水汽的作用下形成地壳。陆地的形成有两种模型解释,一种认为陆地持续增长,另一种更可能的模型认为地球历史早期陆地即迅速生成,然后保持到当今。内部的热量不断散失,驱动板块构造运动形成大陆。根据大陆漂移假说,经过数亿年,超大陆经历三次分分合合。大约7.5亿年前,最早可考的超大陆罗迪尼亚大陆开始分裂,又在6至4.5亿年前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然后合并成盘古大陆,最后于约1.8亿年前分裂。地球处于258万年前开始的更新世大冰期中,高纬度地区经历了数轮冰封与解冻,每40到100万年循环一次。最后一次大陆冰封在约10000年前。

地球是星云收缩形成的。地球的形成发生在约46亿年以前。彼时,一团稠密的星云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收缩,其中心变得极其热且极其重。星云的中心产生了太阳,而星云边界的物质则被太阳风推向太空。

这些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收缩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原始行星和卫星。上述的过程也适用于地球的形成,因此地球正是太阳的第三颗原始行星。

早期的地球很大程度上是熔融状态。类似水或油,密度更高的金属液体沉入到地球的中心,形成主要由铁元素组成的地核;那些密度较小的硅酸盐液体覆盖在地核表面,形成一层岩石地幔。流星和彗星的持续性撞击,导致了地球上火山的形成。这一因素,和侵入性岩浆活动一起,使得地壳逐渐形成。火山排出的气体,促进了地球上大气层的形成,这层薄薄的大气层具有保护性。

关于“地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