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2年9月1日,第二中学门口车水马龙,校园里熙熙攘攘,一篇热闹景象,到处都是家长和学生。一群群十五六岁、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开始了高中生涯。

高一七班,学生们都在忙着擦拭掀盖式的课桌和老式的板凳。随着一声刺耳的铃声响起,一个年轻的女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忽然安静下来。“大家好,我是陈蕊,是咱们班的班主任,……”一段习惯性自我介绍后,教室又恢复了喧闹,老师也在不停地和前排的同学交流着什么。“报告,老师我刚才没找到教室,来晚了。”一个脆若银铃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大家的目光全都聚集过去,女孩清秀的脸庞、匀称的身材引得坐在最后排的男生们吹起了口哨,居然对着门口唱起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引来一阵阵笑声,老师拍了拍桌子,象征性维护一下秩序。这时,并不宽敞的教室几乎坐满,女孩只能不情愿地擦完桌凳,在倒数第二排坐下来。刚才带头起哄的郝文斌立刻凑过头来,“美女,叫什么名字啊”,女孩没有理会,郝文斌自觉没趣,坐回座位睡觉去了。

秋日的夕阳缓慢的在校园旁那片矮矮的山坡上一步一步退去,学生们大都是第一次住在寄宿制的学校,放学后,便三五成群地寻找吃饭的地方,郝文斌、路伟、李振、王晓刚这几个刚混熟的同学相约到学校食堂看看,穿过古老陈旧的彩虹桥,经过一片矮矮的绿竹林,到了二中食堂。食堂里面已经挤满了学生,郝文斌挤到一个窗口前,问道,“师傅,还有什么菜”,“没有菜了,只有包子”一个厨师打扮的人不耐烦地大声说道。四人一边骂着,一边往校园外面走,郝文斌在食堂门口顺便踢坏了一个木箱子。

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大家都像宣布独立脱离家庭一样,打牌、喝酒、外出上网,卧谈夜话,全然没有束缚,一直到凌晨宿舍里才渐渐安静下来。

(二)

一丝丝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跑了出来,一切从朦胧中醒来太阳越升越高,郝文斌极不情愿的睁开眼,寻找到桌子上的表,已经是8点半。“要迟到了”他大声喊道,路伟、李振、王晓刚睁眼看了看天花板,又去寻周公了。李文斌起来伸了个懒腰,“你们这些懒蛋”他一边嘟囔着,一边穿衣服。40分钟后,四人终于跑到教室,正好碰见班主任在读课文。“报告,老师,第一次住校昨天对床铺不适应,起晚了。”女老师,笑了笑,点点头“进来吧,下次注意。”四人出去,从后门进去在最后一排落座。一天课上下来,郝文斌只觉得时醒时睡,处于游离状态,唯一的收获便是得知前面的女孩叫孟欣然,还有高一七班是重点班。到了晚自习时,教室里的气氛忽然活跃起来,好像大家都睡醒了一样,有看小说的、听随身听的、传纸条的、打扑克的,进入自由活动时间,充分展示着这所高中自由轻松的良好氛围。

李文斌不停地和孟欣然“探讨”问题,时不时的在本子上写写,偶尔还发出笑声。路伟专心致志地在看《城市猎人》,李振摇头晃脑地听着随身听,王晓刚拿着笔低着头在画画,靠窗户的陈锋在桌子上刻了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然后低头睡去。他的同桌王潇宇积极摆脱地域局限,一直和第四排的凌蕾通过纸条联络感情。

二中这种特殊体制下的学校已经渐渐向学生乐园转变,学习已经成为副业,教学楼南面破烂不堪的小锅炉房就像是学校的一个缩影,仅仅是能够维持运转。

(三)

操场上一列列、一排排,俨然进入军营。无论什么阶段,中国式的军训都是从站军姿开始,刚过去十分钟,孟欣然已经额头冒汗,脸色更加红晕,立刻向教官和班主任请了假,退出军训。为此,全班男生情绪低落了好几天,为了振奋士气,稳定军心,教官刻意增加了自由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同学们都心存感激,于是有人接二连三的以各种理由退出军训,原本五十六人的方队,迅速精简为四十五人,充分实现了减员提效。在军训会操中,高一七班一举夺得第一名,大家终于发现“蝴蝶效应”真的存在。

会操结束的下午,学校决定晚上以班为单位,全体人员着军装,带板凳在校操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晚上七点钟,大家带够零食,三五成群的来到操场,自由组合的坐下。一个身穿洗的蓝色帆布长褂的中年人登上昏暗的主席台,大家都惊叹校领导的艰苦朴素。只见他慢悠悠的从主席台穿过,从侧面拉下一块近似白色的荧幕,然后就坐在一旁吸烟去了。不一会,屏幕上出来 “血战台儿庄”几个大字,大家认真学习贯彻影片精神,战役打响不久,操场上已经人际罕至,满地瓜皮了,穿蓝色大褂的人依然在吐着烟圈......

军训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熔炉作用,让同学之间的距离感渐渐消失,为日后的称兄道弟打下坚实基础;发挥了洗涤作用,让每个人的容颜不加装饰的展现出来,为日后寻找男女朋友提供参考依据;发挥了凝聚作用,让同学们在对待外来闲散人员的态度上团结一致,为日后抵抗欺压奋起反抗提供强力保障。

(四)

欢娱不惜时光逝。雪,盖满了屋顶,马路,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阻塞了道路与交通,漫天飞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体。班主任在讲台上淡定的公布着考试成绩,突然一愣,“我们班居然有考个位数的,不会吧......”接着就是一阵疯狂的批判。“只差一分就是两位数了,批改试卷的老师真不地道”李文斌一边嘟囔着,一边看着手中的物理试卷。终于下课了,李文斌打开窗户,把卷子撕得粉碎,飘散在寒风中,发誓再也不学物理。期末考试的全校成绩排名公布了,路伟居然神奇的进入年级前一百名,李文斌、李振、王晓刚为此忿忿不平,一致认为里面有黑幕,路伟鄙视的看着三人......

寒假来临,大家在宿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李文斌、路伟、李振、王晓刚、朱帅、王磊本来计划在宿舍通宵打够级,谁知刚到12点钟,两个大手电筒便熄灭了、蜡烛也用完了,于是大家感慨,平时晚上加班学习的时候没发现质量这么差。王晓刚提议去网吧,众人熟练地在黑暗中收拾完上网必需品,成功躲开宿管的追击,从宿舍二楼窗户鱼贯而出,充分体现CS的普及和运用。

随着上学期的结束,大家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基本上天天奔走于教室、地摊、网吧、宿舍四点之间,李文斌向孟欣然表白被成功拒绝,路伟在学习之余苦练CS技巧,李振、王晓刚则天天牺牲语文课学习时间,在篮球场上驰骋......

众人感叹,除了学习的时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在“怎样更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的讨论中,大家挤上来时的大巴,回家准备过年去了。

(五)

经过一个寒假的蛰伏,大家红光满面的返校,男生们在讨论欧洲足坛冬歇期转会市场上的大牌,女生们则在热议各大颁奖典礼上的明星,那时在学生心中的体育界、娱乐圈还是一方净土。当一个人对周围的陌生感消失,就会变得积极起来,掌控欲望随之而来。

经过上学期的磨合,学生们早已熟悉。或许受香港经典电影《古惑仔》的影响,二中也产生自己的团体“组织”,以“凝心聚力,抵御外敌”为宣传口号,吸收大量成员。自古警匪就是对立的,于是团体成员为加深自己身上的“黑色”印记,不停与保安发生冲突,学校只能不断开除保安,警告学生,在这种体制下,学校是不能随便开除学生的(因为是矿务局子弟,学校本着“安内必先攘外”的方针),最后校方把保安换成中年妇女,学生的安全问题由自己负责,进一步纵容了团体势力的扩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团体老大王明山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批70厘米左右的开山刀和棒球棍,派专人负责保管,成立武器库。建立等级制度,集中10名核心成员,按年龄排位,每个人下辖五名小弟,一个初具规模的团体“组织”形成,此后三年的时间,该“组织”以校门口为根据地,不断扩大规模,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组织”成立后,第一场恶战来临。王明山主动招惹了一批社会闲散人员,六量“昌河牌”面包车驶入二中校园,二十四名社会青年气势汹汹而来,可是,他们犯了致命错误——忘了带家伙。双方按照惯例对骂,然后动手。来者明显低估了学生的战斗力,赤手空拳的他们被大批学生追的满校园跑,掉水沟里、爬树上、躲在厕所后面、翻墙而逃——各种逃生技巧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直到警察到来解救了他们,学生们无辜的表情,社会青年狼狈的摸样......

此事过后,“组织”成员俨然成为学生们心中的英雄,各种小团体也风起云涌。于是,李文斌、路伟、李振、王晓刚、朱帅、陈锋、吴磊、刘宇、王潇宇积极响应结交为兄弟,弹烟灰到碗里,倒满酒,每人喝了一口,当天晚上,大家喝了16瓶白酒,仿佛世界就踩在脚下......

(六)

2003年4月1日某明星跳楼自杀,同年,一种感冒病毒肆虐全球。前者,大家都认为是愚人节的假消息,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后者,大家感受到紧张气氛,充分体会到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

学生们一致认为对抗感冒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群体性活动,比如封校放假,但是学校显然达不到这种境界,经过校领导开会激烈讨论,认为二中地处偏僻,受病毒感染可能性微乎其微,参照正常对抗感冒的方式即可,还有关键一条——不准去校门口的摊点吃饭。这个决定的执行,刺激食堂如回光返照般高速发展。下课铃一响,学生们便如潮水般涌入食堂,厨师们的叫骂声也淹没其中。李文斌后悔踢坏了那个木箱子,不然可以放餐具了。二中食堂最大设计缺陷——一条细细长长的水沟在食堂最里侧,而且距餐桌不到2米,每次坐在那一排的学生都能获得和微小生物共同用餐的待遇。

原本班主任陈蕊是要带领学生去去远方春游,也被取消,学生们为此忿忿不平,王晓刚认为这是一件比公布考试成绩更为恐怖的事,所以赖在宿舍里几天没去上课,朱帅则在网吧里奋战要创造二中上网时间最长的纪录(果然,直到两周后大家见到一个穿着朱帅衣服的人,几乎要报警,最后通过声音辨认才确定是他本人),李文斌、路伟、李振、陈锋、吴磊、林啸天天吃完午饭就在隔壁家属区的篮球场上疯跑一下午,在这个球场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战斗力,因为可以找到扣篮的乐趣,为此,不得不常常和小学生争抢场地。刘宇天天呆在教室里,总是不停地问右前方女生王若彤数学题,可是他总是在语文课上问,这让语文老师(一个快要退休的老教师)接受不了,所以语文课他总是要站着补历史作业......

(七)

二中的校园是比较有特色的,一进校门口便能看见7个篮球场,旁边是一个跑道只有250米长,中间全是黄土的足球场。一场球赛下来,球场上总是漫天黄土,足球环境的恶劣,总是无法阻挡球迷的热情。高一七班和八班经过精心准备,入校以来第一场正式足球赛开踢。重点班和普通班在各个方面都有极大差距,足球也不例外,比赛结束时,比分已经是0比8,这样的比分还是王晓刚赛前和裁判、八班“组织”球员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得来,路伟等人都耷拉着脑袋,原本站在场边7班的女生也不知去向,只剩一桶纯净水蹲在那里, 连杯子没有......原来都是“伪球迷”。

赛后,大家回宿舍洗完凉水澡,八点多钟才悠闲地向教室走去,迟到已经不需要借口,老师也懒得问了。王潇宇一到教室,便迫不及待地写纸条给凌蕾,按照“球场失意,情场得意”的原则,他决定向凌蕾表白,李文斌用自己失败的例子告诫他不要冒险,显然,感情从来不会服从于理智,往往需要人们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冲动一下。凌蕾居然果断答应了,李文斌大惑不解,王潇宇趁机大谈足球与情感的关系,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女生喜欢英雄,但更富有同情心。

(八)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高一的时光是短暂的,这是一个过渡性阶段,大家都在适应着周围的环境,熟悉着校园的一切。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似乎总在不停地抱怨,都想做怀揣梦想的愤青,直接导致逃课率大大增加、打架伤人现象日益增多、桃色绯闻经常性传播,大家都是为延长自己的人生而努力。

学期结束时,路伟已经进入年级前十名,李文斌等人产生了陪太子读书的感觉。王潇宇和凌蕾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这段恋情的前景大家并不看好。李文斌则对孟欣然始终不能释怀,陈锋总是在喝酒的时候大谈自己对初中同桌女生的爱恋,刘宇依然经常性咨询王若彤问题,不过内容由数学题向日常生活题转变,进入暧昧阶段。李振不愿意继续学生生涯,找关系去外地当兵,光荣成为众人当中第一个实现保卫祖国梦想的人。路伟乐意向大家传授学习经验,以作业换取CS技巧。朱帅通过在网吧昼夜奋战,成功成为二中”传奇“网游第一人。王晓刚充分发挥美术天分,作业本上画满各种图案,艺术家总是要经历坎坷,老师对于此类作业很是困惑,不得不进行处罚——围着操场跑圈,清醒头脑。吴磊的酒量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从一闻就倒提高到能喝一瓶啤酒,大家都很欣慰,这是0ml到500ml的进步,而且众人都参与进去,那时的吴磊已经有做老总的潜质,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有“组织”能力,发挥核心作用。

每逢放假前,学校周围的小饭馆总是爆满,时不时都有醉酒的人,也许酒醉的时候心中感情才会自然流露,心中时间才会回到过去。

(九)

经过一个暑假的胡吃海喝,文理分科终于分科了,大家又重新分班,文科四个班,理科六个班。李文斌、路伟、王晓刚去了文科二班,王潇宇、朱帅、吴磊、陈锋去了理科八班。文科出美女,理科出帅哥,这并不是真理,李文斌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孟欣然去了理科八班。大家并没有见到凌蕾,王潇宇也一直阴沉着脸。后来才知道,凌蕾转学去贵族学校,为此,王潇宇的酒量一直在上涨,时常感叹一段懵懂的恋情被扼杀在摇篮里。

文科班的生活总体来说比理科班要丰富一些,比如历史课、政治课可以当成故事会,语文课基本自由活动,理科班则要不停地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字,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把学习放在首位的前提下,许多人不存在这样的感觉,比如动手能力较强的“组织”成员大都选择理科,也成就了另一个层面上的活跃。

分班之后,孟欣然在一批男生的围抢之下,终于找到可以依靠的肩膀,投入到高大阳光帅气的一名“组织”成员怀抱之中,李文斌想起当初孟欣然回绝他的话,”只想要好好学习,没有和帅哥谈恋爱的想法“,才明白美女不是不爱帅哥,只是自身还未达到帅哥的标准。

许多人认为大学是”小社会“,那么高中就是”实习基地“,它不像大学生活般绚烂多彩,却充满欢笑与感伤。

(十)

文理分科——文科保存物理化学生物,理科保存历史地理政治,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可是在二中,这成为“官方”自由活动时间,让授课老师备受煎熬。李文斌和路伟主动要求调到最后一排靠门口的位置,目的是方便观察,伺机而动。李文斌负责业余活动安排,路伟负责完成作业考试传达,王晓刚则在坐在他俩前面掩护,三人的通力合作,促使留下了许多第一次的回忆——第一次网吧通宵、第一次烂醉如泥、第一次公开顶撞老师......当然还有第一次打架。

路伟一直暗恋的女孩王璐无端被一“组织”成员调戏,大家都为此非常气愤,路伟却保持理智,安慰大家保持冷静。可是充满江湖色彩的氛围,还是挑起双方的争斗,李文斌等人在那个“组织”成员回家的路上动手,昏暗的灯光也无法掩盖鲜血的流出,第二天打架事件迅速蔓延到整个年级,快下晚自习时,从教学楼走廊直到校门口,站满了学生,也分不清敌我,裙带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组织”老大王明山此时也只能充当调解员的角色,并告诫双方保持克制,事实上,双方已经有些慌乱,但是年轻的热血致使他们不能表现出退缩。这时,年级主任很适时的出现,并将王明山训斥,要求他尽快疏散人群,避免事态扩大化,最终,此事还是不了了之。那个“组织”成员感叹,出来混总是要挨刀的。

青春的热血快速在身体中循环、产生能量,让他们充满激情。

十一

“只要把最基本的小事一点一点做好就能成功”不记得是哪位成功人士说过,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感觉上课的时间是漫长无聊的,于是大肆挥霍。只有少数人珍惜利用这些时间,并不断汲取知识,在考试中取得成绩。一次好成绩的取得,并不能说明问题,多次取得好成绩就说明你是一个有毅力、接受能力强的人,人生就是由一次次考试组成的。那时利用好时间的大多数人,若干年后就不会感觉人生空洞无趣。反之,则会总感觉时间像流水般悄然而去。

显然,李文斌这些人并没有那样的觉悟,那时当下的精彩远远超过对成功的渴望。他们总希望早点毕业,早点成为政界或是商界精英。多年后,他们才发现这个想法仅仅停留在脑海里,即使他们之中有些人在朝那个方向努力,也大都荆棘丛生。

李文斌和路伟经常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跑到学校东面的大坝前,以缓解学习压力为由借酒消愁,每次喝酒后,路伟总是把暗恋女孩子们的名字反复念叨,李文斌总是安慰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要这么多干嘛,路伟则痛苦流涕,"可是那一个我也没得到啊" ,果然,学习成绩好的人情感上习惯性处于被动,当你专注一件事情的同时,必然会忽略一些东西。

那时的他们,话题是幼稚的、思路是不清晰的,却可以把酒言欢、彻夜长谈,时间不会倒带,那些日子终究会飘散在风中,当你想要拼命抓起来的时候,手中却只剩空气。

未完待续......毕业的日子就不再多说了,只是徒增伤悲而已。